广州大题小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热线:13760687692
分享

深圳大学考研(一)——学校、专业、师资

当前位置 : 首页 > >考研资讯 >考研动态

深圳大学考研(一)——学校、专业、师资

* 来源 :大题小做设计考研 * 作者 : Laughing * 发表时间 : 2019/5/20 15:52:50* 浏览 :




一 、学校简介

深圳大学

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6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制定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

深圳大学现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校园总建筑面积154.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图书馆馆舍51202㎡(含西丽校区图书馆一期),全校纸本资源412万余册;数据库377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58万册,全文电子期刊11.9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

深圳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415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7454人,硕士研究生6388人,博士研究生314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07人,成人教育学生21021人,留学生862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5个教学学院,两所直属附属医院,96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8个,其中工程硕士具有授权的领域12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84位。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0所,上线课程359门,选课学校累计119所,认学分学校累计61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60万。2018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614项,其中国际级131项、国家级269项、省部级205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3616人(不含附属中学),其中专任教师2274人(教授517人、副教授643人)、技术人员560人、管理人员782人。我校博士后1068人,专职研究人员440人,访问教授164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5人(含短聘4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4人(短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新加坡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诺贝尔奖(生理和医学)获得者1人(短聘)。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长江学者27人(含短聘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2人(含短聘1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含短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18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1亿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项,稳居全国第23位、广东高校第2位;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位居全国第36位、广东高校第4位。SCI收录论文3293篇,SSCI收录论文238篇。获科研奖励2846项。获专利授权42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9项。学报理工版获评“2018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论文转载量跃居全国高校学报第13位。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现与境外256所高校建立联系,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

深圳大学将继续立足深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国际,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特区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 、杰出校友


春华秋实,滋兰树蕙。深圳大学建校至今,初步形成了“视野宽广、素质优良、注重实践、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已培养了10多万名毕业生。毕业生绝大部分扎根特区,成为特区各项事业骨干,并涌现出一批杰出校友,为国家和特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校友对母校感情深厚,热心助学,积极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部分杰出校友(按毕业先后排序):


周海江

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CEO,中共十七大、十八、十九大代表,全国工商联第十一届副主席。

1985年就读深圳大学财务会计专业。

周海江把诚实守信确立为企业发展的准则,带领红豆集团从乡镇小作坊发展成为集多种经营领域于一体的国际化企业,在民营企业中率先通过社会责任体系认证,2018年6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了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红豆品牌位列81。集团有十多家子公司,包括两家主板上市公司和一家新三板挂牌创新层企业。在柬埔寨王国建立了11.13平方公里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拥有美国纽约、新加坡、西班牙等境外分公司办事处。

周海江心系公益事业,个人出资2000万元成立了无锡红豆关爱老党员基金会,与父亲周耀庭共同出资2000万元成立无锡耀庭慈善基金会。他个人捐款300万元,在汶川地震灾区设立了“七一红豆奖学金”。2013年周海江校友向深圳大学捐资100万及价值200万红豆杉。集团已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超5.2亿元。

 

梁光伟

原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1985年就读深圳大学电子技术与计算机专业。

在梁光伟的带领下,华强集团经过十年的自主创新,借助高科技手段,创新文化业态,打造“创、研、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初步形成“文化+科技”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目前,华强集团已获得国内外专利和版权200多项,形成了以数码电影、数字动漫、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等为主体的产品结构,建立了出版发行、电影院线、主题公园等多元化的市场平台。华强环幕4D影院已出口到40多个国家,自主设计建造的“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已出口到南非、乌克兰等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有成套设计、成套制造、成套出口的大型文化产业主题公园能力的国家。

梁光伟曾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劳动模范”、“深圳市劳动模范”、“中国优秀企业家”、“广东省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2013年6月,梁光伟捐资1.5亿元用于支持深大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其中,5000万元捐赠用于资助深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奖励优秀学生,包括设立华强讲座教授、华强冠名教授和华强优秀学生奖学金等;1亿元投入用于共建具有国际水准和影响力的商学院。

 

邓学勤

正中投资集团董事长。

1985年就读深圳大学结构与市政工程专业。

正中投资集团(简称”正中集团”)由邓学勤创立于2003年,历经十余年稳健经营和高效发展,已逐步成长为以房地产、医药为主业,集新材料、金属板材、冷链、基金、创投、高尔夫、酒店餐饮等多个业务板块为一体的产融集团,集团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员工近五千人。十余年来,正中集团始终坚持以“创造卓越的价值生态圈”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受人信赖的标杆企业”。为赢得大变迁时代的大机会,在中国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正中集团将坚持以内部能力为基础,以开放合作为手段,构造各类资源和产业互动,形成价值促进的生态系统,持续追求产业领先,并成为管理建设和商业文明的典范。

2004年,邓学勤向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捐赠100万设立“正中关爱助学金”, 15年来获资助的学生达到1722人次,累计金额300万元。2007年4月,向深圳大学捐资400万元人民币,成立“正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金”。2013年,邓学勤捐资500万元,联合杰出校友共同发起成立深大土木教育基金会。2016年,邓学勤向深圳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3000万元,用于支持学校发展,体现了其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和对人才成长的关注。2018年,向深圳大学土木教育基金会正中关爱助学金捐资250万元。

 

史光柱

中国残联作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6年就读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1981年入伍,1984年1月入党,2005年10月从77283部队副政治委员职位退休。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84年4月28日凌晨,在中越边境作战中,史光柱同志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了两个高地,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90年被总政治部、国家组织部、人事部、宣传部、中国残联联合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06年被中国文联、中华基金会联合评选为“全国十佳卓越人物”;2009年获“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

2014年出版歌曲专辑《大爱万里行》,收录由其本人作词作曲的18首歌曲。

 

李毅

创益集团董事长、华夏气候技术中心理事长。

1987年就读深圳大学精密机械专业。

李毅先生专注于太阳能领域的研究与产品开发,于1993年开始创办创益工贸公司,已发展为拥有多家公司的创益集团,海外市场(新加坡、美国等地)亦有涉及和成立分公司,其所生产的弱光型太阳能电池已经在消费电子相应产品应用领,1.5域成为全球第一。

目前为止李毅先生参与编写和拥有共330余项专利,曾获95届巴黎发明金奖,并多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及优秀奖,同时还获得过国内贸易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深圳市第三届、第四届青年科技进步奖等省市及国家重要技术奖项。

李毅先生在担任中国国家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及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成员期间,主持及参与了18项太阳能行业国家标准的制订,其中主持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为中国光伏幕墙领域填补了空白。

“实业报国”的同时,李毅先生热衷慈善事业,并于2002年参与发起成立了“青海省更登慈善协会”(原“青海黄南州助学基金会”),任协会副会长,协助德钦四世活佛资助超过九万名学生,先后组织捐款几十余次。

 

史玉柱

巨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巨人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巨人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1988年就读深圳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

1995年被列为《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第8位,1997年在江苏等地推出保健品“脑白金”,大获成功并迅速推广至全国。2006年,史玉柱当选“IT十大风云人物”、“2006年度中国游戏行业新锐人物”,“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最具影响力人物奖”。 2016年胡润百富榜发布,史玉柱家族以540亿元财富,位列第19名。201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公布,史玉柱排名第46位。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史玉柱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他曾经是莘莘学子万分敬仰的创业天才,5年时间内跻身财富榜第8位;也曾是无数企业家引以为戒的失败典型,一夜之间负债2.5亿;而如今他又是一个著名的东山再起者,再次创业,成为一个保健巨鳄、网游新锐,身家数百亿的企业家。史玉柱再次崛起的故事,突显出“执著与毅力”的魅力与价值。史玉柱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商界领袖的典范,他的传奇故事伴随和激励着一大批创业者。

2017年5月20日,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前夕,史玉柱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资人民币5000万元,将用于支持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新大楼建设。

 

马化腾

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第十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9年就读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1998年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相继加入。腾讯控股的战略目标是“连接一切”,通过长期聚焦于社交平台与数字内容两大核心业务,腾讯控股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为中国人创造了全新的在线生活方式,进而重塑了中国商业生态。2007年,腾讯倡导并发起了中国互联网第一家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2009年,腾讯入选《财富》“全球最受尊敬50家公司”。 2018 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腾讯以4028.45亿元位居第二。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腾讯公司位列331位。

2017年8月7日,腾讯股价盘中再创历史新高价320.6港元,马化腾身家361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富。2018年4月,获《时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荣誉。

2008年,腾讯创始人校友团队向深圳大学捐赠1000万元;2013年腾讯创始人校友团队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向深圳大学捐赠3000万元,用于深圳大学的奖教奖学、创新创业和师生关爱工作;2018年9月21日,值深圳大学35周年校庆之际,腾讯四位创始人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联合向深圳大学捐赠3.5亿元,发起设立深圳大学人才基金,其中马化腾捐赠2亿元。

腾讯五人创业团队有四人毕业于深圳大学,他们是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中)、腾讯学院荣誉院长张志东(89级计算机)(右二)、首席信息官许晨晔(89级计算机)(左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89级应用化学)(右一)。

 

张志东

腾讯控股终身荣誉顾问及腾讯学院荣誉院长,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

1989年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1998年和好友马化腾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张志东曾任腾讯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腾讯公司专有技术的开发,包括即时通信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联合其他创始人将腾讯控股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和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改变了中国人的在线生活方式,重塑了中国的商业生态。2017年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张志东以887亿元位列12。

分别于2008年、2013年、2018年联合其他腾讯创始人校友向深圳大学捐赠1000万元、3000万元、 3.5亿元(其中张志东个人捐赠5000万元),助力深圳大学发展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大学。

 

许晨晔

腾讯控股首席信息官。

1989年就读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许晨晔在深圳大学毕业后进修了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深圳电信数据分局工作,与腾讯控股创始人之一曾李青是同事。联合其他创始人将腾讯控股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和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改变了中国人的在线生活方式,重塑了中国的商业生态。许晨晔于2007年在第三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表彰大会获中国企业公民特别贡献奖。

分别于2008年、2013年、2018年联合其他腾讯创始人校友向深圳大学捐赠1000万元、3000万元、 3.5亿元(其中许晨晔个人捐赠5000万元),助力深圳大学发展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大学。

 

陈一丹

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基金会发起人、武汉学院创办人,深圳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1989年就读于深圳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1998年,陈一丹与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曾李青一起创立腾讯公司。2013年,陈一丹正式宣布卸任腾讯首席行政官(CAO),担任腾讯终身荣誉顾问,投身进入文化、公益及教育行业。

2006年 启动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并积极推动互联网平台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开启了中国公益慈善的互联网时代。

以“办学不取回报”的方式,投资举办武汉学院,开启国内非营利性民办公益大学的先河:2009年,陈一丹成为武汉学院新的投资人;2015年加大投资力度,首期投资20亿元。

2012年捐资1350万元修建汕头市田心中学慈英楼。

2013年,陈一丹发起的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资5000万元,创办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2016年5月22日,捐赠25亿港元(约3.2亿美元)设立全球最大的教育单项奖“一丹奖”, 获奖者每人可获得30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513万)的奖金。

分别于2008年、2013年、2018年联合其他腾讯创始人校友向深圳大学捐赠1000万元、3000万元、 3.5亿元(其中陈一丹个人捐赠5000万元),助力深圳大学发展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大学。

陈一丹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公益教父”和“互联网公益第一人”。带领腾讯开创多项创新性的公益项目,成为第一位获得“中华慈善奖”的互联网企业家,获颁中国十大慈善家。2017年5月,陈一丹以年度捐赠23.7亿现金列福布斯中国慈善榜榜首。

 

屠红燕

浙江万事利集团董事长,担任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商会副会长、杭州市第十届政协委员、杭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1989年就读深圳大学财会专业。

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纺织工业系统劳动模范、十佳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民营企业新一代20大领军人物、浙商风云人物、浙江省十大成长之星等荣誉称号。

2003年从母亲沈爱琴手里接过万事利。在执掌万事利10余年间,屠红燕带领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推动万事利品牌全球化:2013年,收购法国有着120年历史,为全球40多个一线奢侈品牌提供丝巾设计生产服务的顶尖丝绸企业MARC ROZIER, “中国丝绸法国制造”成为现实;2014年爱马仕纺织控股原CEO全面负责万事利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重点布局;不仅如此,屠红燕积极倡导民族丝绸品牌的振兴,通过探寻高品质原料基地,传承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织技艺,融合法国香港等一流团队的设计力量,设计生产出有国际时尚感又能体现中国文化的最好产品。她始终坚持要用做奢侈品的态度来打造品牌,从源头原材料的蚕茧开始到设计等每一个环节注重品质。

 

李奕标

深圳市海岸集团董事长,深圳大学执行会长,1990年就读于深圳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在中国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凭借科学稳健的发展思路和灵活规范的管理体制,李奕标领导海岸集团迅速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综合型集团公司,形成了以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管理为主的三大业务板块,员工人数近两千人。

海岸地产成功开发了以西海湾花园为代表的精品住宅,以海岸城西座为代表的高端写字楼,以深圳南山海岸城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等一系列经典地产项目,大部分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行业领先的设计水平和产品品质。

李奕标校友自2004年起至今,连续每年捐赠10万元,在土木工程学院设立“海岸杯”模型大赛;2014年为响应深圳大学土木教育基金会成立捐资500万元;2016年5月,向深圳大学捐资1000万元率先设立“海岸创业基金”;2018年向深圳大学土木教育基金会“海岸创新基金”项目捐资300万元。



三 、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现有本科六系一部十个专业方向: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方向、家具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服装设计系(服装设计方向、品牌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系(平面设计方向)、数字媒体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动画方向)、创意产业策划与设计管理系、基础部。学院现有艺术学门类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另有一个艺术硕士点。2016年全国艺术硕士点评估,深圳大学是广东省唯一合格并获得通过的艺术硕士点。

学院在校生人数:本科生1075人,研究生240人,继续教育学生500人。近3年学生在各类比赛及展览中获奖100多项。

  学院建有7个实验室:动画实验室、服装设计实验室、环境设计实验室、产品设计实验室、设计基础实验室、视觉传达设计实验室及陶艺实验室。院图书资料室有专业图书24000多册。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基本形成一支学有专长,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朝气蓬勃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行政人员13人,教授13人,副教授23人,讲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35%,有海外留学经历者占70%以上。

近年来,学院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从制度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入手,致力于建设一所与深圳“设计之都”相契合,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能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设计人才的艺术设计学院。2012年,学院的设计学学科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4年,学院艺术设计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广东省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与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等国际名校开展合作办学;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荷兰埃因霍芬设计学院等设计名校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



四 、专业介绍


1.产品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工业新产品开发设计、造型设计、家具设计及展示设计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计算机应用,设计管理,材料与工艺,设计方法论,人体工学,毕业设计等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


2.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服装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掌握服装设计与产品开发,服装市场管理与营销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能够把握服装市场潮流资讯和信息,符合服装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服装设计及策划、营销型的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单位从事服装设计、策划与市场营销等工作,亦可从事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工作。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中外服装史、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流行趋势、服装专题设计、服装设计企划、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同时为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开设相关的综合选修课,包括:电脑时装画、人体工学、服饰消费心理学、服装面料改造、时尚产品研究、针织服装设计、服装CAD、服装广告设计、家纺用品设计等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


3.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和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设计师,从事景观设计、艺术品陈设设计和设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别墅设计,景观设计原理,社区环境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图形创意,字体和编排设计及毕业设计等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


4.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方面的平面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标志设计,插图设计,图表设计,销售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CIS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

   

5. 艺术设计学(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意策划师和经理人。即具备设计艺术学知识,兼通管理学、营销学、广告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掌握整合营销传播(IMC)实务,能在设计、广告、动漫、游戏、企划、会展旅游、营销传播、文化传播、品牌顾问、传媒出版、艺术经营、商务咨询、公共事业、教育学术等机构及企业,从事创意策划及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如创意总监、营销总监、设计总监)。

主要课程: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广告策划、文化品牌营销、设计策划与管理、会展策划、艺术品投资与收藏、演艺营运与策划、城市品牌战略与城市营销、品牌整合设计。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

        

6.动画

培养目标:现有数字媒体和动画艺术两个培养方向。数字媒体方向主要培养具备影视动画及美术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可以在互动媒体、新媒体、游戏、网络媒体及影视特效等岗位上从事相关设计与制作的专业人才;动画艺术方向主要培养具备影视动画及美术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可以在动画美术设计、动画编导及动画制作等岗位上从事相关设计与制作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动画导论,原画与动画基础,三维动画、视听语言,摄影与摄像,动画前期创意设计,动画造型设计,非线性编辑,后期合成,动画短片创作(1),动画短片创作(2),毕业设计等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


五 、学院班子


吴洪 院长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享受政府津贴专家

教育部高等教育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高等教育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分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艺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成果:

2006年9月23日代表中国著名品牌设计师首次在米兰国际时装周发布作品。2002年10月 庆祝广东省丝绸进出口公司成立五十周年晚会於广州花园酒店举办设计作品发布会。2002年7月 在《深圳国际服装品牌博览会》上举办“天莨”吴洪个人服装设计作品发布会。1991年4月获《91`北京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皮装设计金奖、女装组银奖。1988年10月获88-89香港国际成衣博览会曁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最优秀作品奖。指导学生设计作品参加各类比赛获奖近数十项。在国家级学术刊物《文艺研究》、《美术观察》、《中国纺织》、《装饰》、《设计》、《服装科技》、《中国服装》、《深圳大学学报》、《时装》、《中国服饰报》及《服装时报》发表多篇论文和作品。



蔡强 书记

硕士研究生导师,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任教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92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研修室内设计并攻读硕士学位,1996年调入深圳大学设计系,曾任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艺术学院副院长。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主讲“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被评为2005年深圳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ICAD中国地区环境艺术委员会---景观设计委员会主任 ,《城市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学》杂志编委、《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年鉴》编委会编委,《设计之都》杂志编委会主任总编辑。

长期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雕塑壁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先后出版专业编著8部,主编专业年鉴及教材8部。在国家级学术刊物《装饰》、《美术观察》、《雕塑》、《深圳大学学报》发表多篇论文和作品。完成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成果数十项,多项作品获奖。应邀参加北京大学第4、5、6、7届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为主讲嘉宾。2006主持中国景观设计师大会设计教育问题研讨会。被深圳市政府多项重点工程聘为工程、艺术设计顾问,全国高校“环艺学年奖”评委,全国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多项大赛评委,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评委。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作品曾获全国美展铜奖,03至05年连续三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环艺学年奖》竞赛被评为“最佳指导老师”奖。



崔育斌 副院长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硕士,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分管行政、对外交流和工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现代设计博物馆副馆长。美国孟菲斯大学、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从事设计史论、美术理论教学和研究,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装饰》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作品多篇、幅。主讲课程:《艺用视觉心理学》、《专业英语》、《设计理论研究》等。



王方良 副院长

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及其理论

近几年主持的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共设施设计理论研究》(批准号13CZX088);教研项目《产品系统设计》(项目编号:0000041352);教研项目《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工学素质培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0000755)。横向课题: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创业纪念品设计(项目编号:003446)/纪念品设计(项目编号:004063);深圳市掌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媒体商业设计与实践(项目编号:006761);深圳市爱科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学显微镜、多功能数字桌台等系列产品设计研发(项目编号:008598);深圳东部华侨城飞船模拟器座舱设计等。

发表的论文和设计:在《装饰》、《美术&设计》、《艺术百家》、《东南大学学报》、《美术观察》、《深圳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装饰》、《美术观察》、《艺术百家》、《艺术教育》等期刊发表设计作品多幅。

出版著作:出版学术专著《设计的意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第1版);编写《艺术设计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第1版)“艺术设计管理”章节。

所获奖励:2016广东省高校设计作品学院奖双年展教师组三等奖;2015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奖;2015深圳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4年深圳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2014广东省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2012“red dot(红点)设计概念奖;2012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十年优秀工业设计论文“论文奖”;2011广东省第三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2011深圳大学科学研究奖(论文)三等奖;2010年深圳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带队老师;2009年深圳大学科学研究奖(著作)三等奖;2008年深圳大学专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2004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现代工业设计大展铜奖等。



涂星 副院长

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硕士就读于英国肯特大学,博士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现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2006年起任职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动画设计系,2009年起担任艺术设计学院成人教育部主任,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动画导论》《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三维电脑动画》《三维渲染》《数字雕塑》《动画史》等。主持参与教改课题多项,其中,《动画导论》为深圳大学教学双语示范课程,主持Blackboard课程建设、过程性考核建设。《动画史》为深圳大学优秀公共选修课程。主持广东省青年信息化课堂建设。主持深圳大学MOOC建设、深圳大学品牌通识课建设。在《装饰》、《美术观察》、《设计艺术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作品多篇。2011年获得优秀实习教师称号,2012年获得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2015年起担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与继续教育教学工作。



张剑滨 党委副书记

1972年生,祖籍广东普宁,现任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97年毕业于深圳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任文学院党委委员、团委书记、辅导员;2006年至2014年但任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0年至2004年在职攻读深圳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古典文艺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至今攻读中山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中国文艺思想史。曾担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大学书法》课教学。

从事学生工作近20年,热心教育事业,与学生为友,历年获学校各种优秀称号,2004年被评为深圳市优秀班主任,2011年被评为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南山赛区突出贡献奖等。



六 、师资队伍


李新华 教授

辽宁辽阳人。现任教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任教于动画专业,主讲设计速写、插画、连环画、动画角色设计、造型基础等课程。

先后任艺术设计系主任、院长助理、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4—1992,任教于河南大学艺术设计系,工艺美术教研室主任,讲师。

1992—1995,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2014年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主要作品:2001年壁画《牧野之战》入选中华文明历史美术创作工程

1989参加连环画集《世界童话故事精选》绘画其中《野天鹅》,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1992年获河南省政府首届文学艺术成果奖。

1997年获深圳市文学艺术成果奖铜奖。

连环画《剑》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第四届全国连环画绘画三等奖,

彩色连环画《冰灯驱怪》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并获河南省第八届美展一等奖

插图《圣经文学故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壁画《世界文明之旅》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壁画《竹书纪年》《洪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壁画《牧野之战》入选2015全国壁画大展并获壁画大展奖

2003年为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壁画《源》

2007年为深圳市大芬村设计壁画《西方美术史话》12 ×60M

2008年为深圳市少儿图书馆设计浮雕壁画《世界文明之旅》2.6×60M

2009年为嘉兴革命历史纪念馆设计浮雕壁画《星火燎原》4.5×13M《中流砥柱》4.5×9M

2010年以来

为新乡历史博物馆设计壁画《牧野之战》4.5×35 M和浮雕壁画《济冢竹书》4.5×7M

为河南三苏祠设计壁画《苏东坡》4.5×35 M和雕塑《三苏》

为南昌新四军纪念馆设计壁画《出征》和《怒吼》

为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纪念馆设计大型浮雕壁画《洪流》8.5×35 M和壁画《工运先驱》4.4×18 M

为中原英烈纪念馆设计浮雕柱《峥嵘岁月》

为山东临沂革命纪念馆设计浮雕壁画《沂蒙儿女》8.5×5 M×4

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展览馆设计制作大型壁画、雕塑、油画三十多幅。在《装饰》、《美术研究》、《文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美术观察》、《中国连环画》、《深圳大学学报》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30余幅作品和论文。出版连环画画册10余部、设计类著作两部。



唐开军 教授

唐开军:博士、教授,湖北人,1963年1月出生,汉族,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家具设计研究所所长。

兼任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副主任编委、《家具》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家具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设计、工业设计专业主任、副教授、教授、学科带头人、《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副主编。

曾出版《家具装饰图案与风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家具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家具设计技术》(湖北科技出版社)、《家具CAD技术基础》(中国林业出版社)、《素描》(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等十余部专著;曾主持“现代中式家具的开发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研究”等重大科研成果8项,获省部级奖4项,专利1项,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编著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在国内率先提出“现代中式家具”风格理论,并长期从事“现代中式家具”的理论研究、产品开发与推广应用工作,并在国内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取得很好的成效。



陈建军 教授

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装潢美术设计专业,现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权评议专家,世界包装组织(WPO)“世界之星”设计奖中国推荐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深圳市政府工程项目评审中心专家,2008年北京奥组委会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设计规划处经理(负责奥运会射箭和曲棍球比赛场馆形象景观设计实施),2010年作为上海世博会形象设计大会发言专家,获得过全国包装事业突出贡献奖和全国包装事业先进个人。

曾任广西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设计系装潢、广告教研室主任。已出版《平面广告创意设计》、《CI设计入门》、《走出设计》等著作11本。曾作为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赴意大利负责《第50届墨西那国际博览会》和《第53届巴厘国际博览会》中国馆设计,巴厘国际博览会中国馆获博览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奖。

美术作品分别入选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以及第二、三、四届中国体育美展,其中《中国体育投向21世纪》作品获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优秀奖,并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收藏于奥委会总部永久陈列。

设计作品获得过“中国之星”、“亚洲之星”、“世界之星”设计奖,“全国100优秀标志”、“全国优秀品牌形象”、“中国品牌形象”设计奖,以及“中国首届创意设计大奖”金奖、上海世博会标志作品征集入围奖。



黄永健 教授

安徽肥东人。中共党员,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新闻写作指导中心主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学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任。文学硕士(北京语言大学)、哲学硕士(香港科技大学)、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师从我国著名学者刘梦溪先生进行艺术文化学研究,完成博士论文《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位置》)。

曾获得“纪念散文诗九十年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理论集奖”、第五届深圳青年文学奖、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深圳大学学术创新奖、广东省“爱心”征文二等奖、全国散文诗大奖赛优秀作品奖、世界华文报告文学大奖赛优秀作品奖、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之星奖、2009中国散文论坛征文一等奖、我心中的香港全球华文散文大赛季军。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发表文学作品文学评论及艺术评论文章近二百篇。

主持项目

1、深圳市十五社科规划课题——中国散文诗研究(已结项);

2、广东省十一五社科规划课题——中外散文诗对比研究(已结项);

3、广东省重点实验基地规划课题:《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已结项);

4、深圳市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深圳积淀浓厚的人文城市底蕴研究》(在研究);

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子课题(在研);

6、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课题《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研究》(在研)。



陈敏 教授

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策划与管理、设计管理、艺术商学、创意商学、美学、艺术史论 职务: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系主任,文化产业研究院创意产业策划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MBA教育中心研究生导师。 

主讲课程: 

研究生课程:创意管理学、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策划学、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外国美术史专题研究、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设计史专题研究、文化创意产业调查。

本科课程: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文化品牌营销、整合营销传播、艺术概论、美学、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名作赏析,外国美术名作赏析、创意思维与艺术摄影。

成果: 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主持2011“深圳设计论坛/创意策划与设计研讨会”、2012“深圳创意管理国际论坛”、 2015“OCT众创三俠 协同创新”、“创意商学案例分享会”、“MBA创意策划2+1圆桌论坛”等系列学术会议,担任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多种全国性艺术大赛项目总策划。共有6部学术专著、编著于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等出版;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一级核心学术期刊;成果曾获“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曾获“全国杰出教育研究者“称号。

 社会兼职: 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 深圳市文化产业基金评委 前海金融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戴耕 教授

陕西西安人,1969年生,现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毕业于西北纺织工学院服装系,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于2004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访学,2014年中国国家画院山水高研班访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设计。第四批“千百十”人才校级培养对象;主持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全球化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问题与对策》;在《装饰》、《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设计、绘画作品三十余篇(幅)。出版专著《带钩品鉴》等。

设计、绘画作品参加多次中国深圳文博会及其他展览。2013年1月,在深圳大学美术馆举办“戴耕山水画展”;2013年11月作品《蛇口渔人码头》入选第十届深圳画家画深圳展览;2015年7月,作品“终南山居”入选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作品展;2015年12月,作品《神山净土》系列作品入选“异·在”全国当代水墨展;2015年12月,作品《终南秋色》入选北京“正本清源”山水画展;2016年作品《高原春色》入选2016深圳中国画年度展;2016年月作品《坪山意象艺术村印象》入选13届深圳画家画深圳。



罗莹 教授

罗莹,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系教授,硕导,

1984--198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服装设计本科毕业;

1991--1994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硕士毕业;

2014--2015年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从事多年服装设计教学工作,主要教授“服装设计”“专题设计”“立体裁剪”“时装画”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的设计应用、服装品牌策划、服装产品开发等

出版专著5本《贴心时尚》《服装设计师指南》《流行趋势2002》《流行趋势2003》《服装人体美术》;

发表专业论文数片;并主持过省级课题、校级课题;

组织研究生多次参加深圳服装企业的联合作品发布会,2016年带领研究生共同创立植物染品牌“草木蓝兮”。



齐凤阁 教授

齐凤阁 教授,吉林长岭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2年毕业于该校中文系,1988至1990年公派日本留学。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美学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现任教育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版画》杂志主编。被聘为第8、9、10届全国美术展览评委,第14、15、16、17届全国版画展及北京国际版画展、北京“今日中国美术”等学术大展评委。承担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两项、广东省社科项目一项。

出版专著《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外国美术史》、《超越与裂变——20世纪中国版画论评》及编著9种,在《文艺研究》、《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30余篇,其中“20世纪中国版画的语境转换”获首届美术学奖(论文)一等奖,《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获省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日本日中文化艺术交流会金奖,本人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教师奖,及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



邹明 教授

1955年生于安徽,1983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造型美术系,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曾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现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南京市书画院特聘画家,深圳画院签约画家,广东省高校中国画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陶艺学术委员会委员。

其作品入选第二、三、五、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第九届全国美展,三件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综合绘画、壁画,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国内外画展,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画展铜奖一个,优秀奖三个,“欧洲艺术家联盟”颁发的“欧洲艺术奖”,第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

自1991年起先后赴新加坡、香港、台湾、英国、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赴美国、欧洲七国、澳大利亚、捷克、印度、英国、埃及等国家参加联展和艺术考察,先后在北京、南京、深圳、合肥、常州、嘉兴、天水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2002年、2015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深圳美术馆等海内外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

出版个人画集:《邹明彩墨画集》、《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邹明画集》《邹明彩墨艺术》、《邹明彩墨绘画》、《名家扇画—邹明山水扇面精品》、《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个案研究——邹明水墨西塘》、《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技法名典•邹明彩墨老屋》 《邹明建筑速写》、《中国国画20家—邹明﹙卷﹚》、《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系列•艺术与财富---邹明•水墨之乡》、《邹明艺术作品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邹明》、《从江南到深南》。



靳保平 教授

1956年2月7日生,陕西宝鸡人。1984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76年---2004年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历任助教(1979-1985)讲师(1986-1993)副教授(1994-1997)教授(1998-2004)。中国美协陕西版画艺委会副主任。1997年-1998年由文化部选派为中国文体专家,赴非洲厄立特里亚国美术学院援教一年。1992-1993年英国奥斯特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访问学者。. 1990年获“陕西省高教系统教书育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表彰。

2004年起任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基础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
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十七届全国版画展铜奖;中国版画鲁讯奖;第七届全国三版展优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探索奖,学院奖等。

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版画》等报刊杂志,也被出版于《美术辞林》;《中国版画六十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等画册。

曾在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非洲举办个人画展,并受邀在美国华盛顿州长青学院,加拿大渥太华美术学院,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讲学。

作品被收藏于:中国江苏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青岛美术馆,贵阳美术馆,汕头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中国驻荷兰大使馆;英国奥斯特艺术家俱乐部画廊,大英博物馆,英国欧洲木板基金会,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台湾霍克艺术公司;加拿大永新能源公司等。

代表作品:《回声》、《多极》、《冲撞》、《塔》等。



潘喜良 教授

本科主讲课程:设计素描1/2、设计色彩、连环画、插画。

研究生主讲课程:中国画创作研究、水墨技法研究、中国画技法研究。

社会兼职:深圳美协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深圳市民进画院院长。

成果: 

论文:2014年8月《欲铸先熔》2014年8月发表于《名家书画》ISSN 1607-7998 著作:2013年12月《喀什风情-潘喜良行走在帕米尔高原美术作品集》ISBN 978-7-5445-2859-7。

获奖:2014年11月中国画《塔吉克的女人们》荣获‘中国梦 南粤心——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铜奖 2014年8月中国画《赶集》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展览:2014年5月中国画《赶集》入选全国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发表33件作品:

2014年4月中国画《赶巴扎》《冬雪》发表于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荣宝斋》 

2014年6月中国画《风雪昆仑》《沙棘树》发表于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荣宝斋》 

2014年8月中国画《沙漠之舟》《塔吉克的女人们》发表于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荣宝斋》 

2014年10月中国画《博弈图》《赶巴扎的老汉》发表于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荣宝斋》 

2015年6月中国画《寒林骑猎图》《长白孤猎图》发表于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荣宝斋》 

2015年8月中国画《向米勒致敬》《画家克兰斯特》发表于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荣宝斋》 

2015年10月中国画《柿子树下》发表于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荣宝斋》 

2015年12月中国画《伯乐相马图》《观柿图》发表于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荣宝斋》 

2014年8月中国画《赶巴扎老汗》《塔吉克的女人们》《高原驼队》《冬雪》《赶集》《塔吉克鹰笛》 《牧羊老人》《塔吉克姑娘》《阿米娜》《沙棘树》《沙漠之舟》《风雪昆仑》 《冬》《秋雨》《赶巴扎》《归途》发表于‘名家书画’ISSN 1607-7998 

2014年10月中国画《赶集》发表于‘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 化部主办,人民美术出版社ISBN 978-7-102-06944-9 

2015年3月中国画《赶集》发表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作 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ISBN 978-7-5362-5574-6



李平 教授

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文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1995年到深圳大学任教,2005年晋升为教授。 

长期从事设计及设计理论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与设计美学。

主要讲授课程:室内设计、展示设计、设计表现技法、色彩等。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美术观察》、《装饰》、《深圳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功能与表现——市场经济中产品设计的两面》获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异质间性:当代设计审美价值透视》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优秀科研论文/著作三等奖。

主持科研课题: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文化立市”战略中的设计教育研究》;深圳大学教学研究课题《设计审美教育研究》。曾出版《深圳家居室内设计精选》(合著)。

艺术与设计创作:曾在《装饰》、《美术观察》、《文艺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设计与美术作品多件。设计及美术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曾主持山西省太原市并州饭店室内装修设计、深圳市中海华庭大堂壁画设计与制作等多项社会实践项目。获中国建筑协会室内设计分会第二届、第三届“中国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优秀美育工作者奖等。



张岩鑫 教授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广东民进开明画院首批院聘任画家,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秘书长,深圳市民主促进会深圳大学支部主委,深圳市南山区 政协委员。

出版专著:

2010年《室内设计基础》高等院校【十一五】艺术类专业精品课程系列教材;2012年《张岩鑫之图腾禁果—色彩心理学》专著,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5年《展示设计精读》中国电力出版社,【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2015年出8月专著《展示设计》--绿色环保教材,海天出版社(中国 深圳)、2018年4月 主编《新空间—室内设计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科研项目: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批准号:14BF05项目名称:中外海战题材绘画艺术收集与研究(国家级);2015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基金项目(人文社科),项目名称:《海战绘画历史国际化数据库建设研究》。

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获得批准:项目名称《风帆时代---海战绘画展》全国巡展项目(结项)编号:2015-04-83。

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获得批准:项目名称《中华风帆》.项目编号:20166052:2017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广东古今历史题材海洋绘画收集与整理》批准号:GD17CYS08(人文社科);2017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项目名称《古船古港绘画收集与研究》;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获得批准:项目名称《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美术作品欧洲巡展。证书编号:2017-A-03-(021)-0354;2017年中国文化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流失海外的古船模收集与研究》批准号:17BH158。

论文发表在:《美术观察》、《美术》、《装饰》、《艺术教育》等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

成立科研机构:

2014年11月16号成立了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任研究中心主任。

2014年创建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是中国首家以海洋艺术为核心研究机构,承担了国家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等委托的多项研究课题,是国内最权威的海洋艺术研究智库。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拓宽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范式样本,成为中国海洋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组织国内沿海城市的艺术家创作海洋历史题材绘画和海洋历史人物绘画作品,并在全国沿海重要城市的艺术博物馆进行巡展,得到国家文化部和艺术界的好评,弘扬中国大航海时期的文明,向世界讲述中国航海艺术。



苏芷庭 教授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系主任;深圳大学时尚创意研究中心主任。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服装设计协会副会长;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副秘书长。荣获“深圳市优秀教师”称号;在“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主持多项重大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收录在顶级核心期刊:如《装饰》、《美术观察》和《广东社会科学》等杂志;设计作品获“首届黑龙江省服装设计大赛金奖”。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服装设计教育、品牌策划与管理、及市场学等方向。



叶明辉 副教授

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副教授 研究方向:平面设计及理论研究。

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广告设计1、2, CIS设计, 广告摄影。

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企业形象设计研究 数字图像应用。

专业型研究生课程:设计专题、专业实践等全部课程。

成果: 多篇专业学术论文及多件设计作品发表于《文艺研究》、《美术研究》、《装饰》、《美术观察》、《深圳大学学报》等专业期刊; 完成1项市级横向研究课题及多项校级科研课题。 设计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及省级设计竞赛一等奖。 指导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设计竞赛等级奖(含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项。



潘杰 副教授

198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工业造型专业,1999年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研究科色彩学方向获博士学位。

曾任哈尔滨科技大学(现哈尔滨理工大学)讲师、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客员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色彩认知与审美、色彩情感表现、产品设计、色彩设计。近年,就广泛影响设计领域的“以形填色”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梳理、研发出更加符合人的认知、审美规律;更加有利于产品创新的“以形适色”新设计理念和运用VR等技术手段的新设计方法。为解决产品设计同质化、产品情感设计、产品新形象创造、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提供了新途径。

    曾在《日本色彩学会誌》杂志和国内《装饰》、《美术观察》、《美苑》等杂志就上述研究内容发表多篇论文与作品;曾为日本企业和国内企业做过医疗设备、客车外观、监测仪器、大型仪器控制台、硬度仪、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等多类产品设计;部分作品获日本和中国发明专利,部分产品已批量生产。



高飞 副教授

高飞 博士

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

主讲课程:本科课程,数字媒体叙事、新媒体艺术、互动媒体策划、互动艺术综合实践等;研究生课程,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研究、CG动画制作方法研究等。

主要成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项目1项《中国艺术类院校虚拟博物馆的构建研究》,在《装饰》、《美术观察》、《艺术教育》、《艺术与设计》、《计算机科学》、《上海交大学报》、《深大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

社会兼职: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国务院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成员、深圳青年动漫协会副会长、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数字媒体与动画研究所所长。



彭燕凝 副教授

199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 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深圳海朗德电子有限公司设计顾问,成都达讯通科技公司设计顾问。

公开发表著作3本,多次在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作品。2011年-2014年带领学生设计完成两项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委托的两项重大课题(《浙江临海市城市标示系统设计》、《常熟城市色彩设计》)。

2014年完成美智康医用智能穿戴设计,现已投产销售。2014年广东仁化县建筑色彩设计总体规划评审,2015西昊杯中国好座椅创意设计大赛专业评委。获2015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十佳指导老师”称号。



贺沁洋 副教授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与理论研究、信息图形、视觉形态语意。

主讲课程:信息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法论、品牌设计等课程 深圳市优秀教师,第一届深圳大学校长教学奖获奖人,指导学生参加设计比赛斩获多项国家级大奖;曾在核心杂志发表《信息可视化语境中的美学探议》、《视觉沟通——论版式编排中的核心设计原则》、《现代书籍设计的整体意向》等多篇学术论文;设计代表作有《茅洲河水文化调研》、《临海市城市公共标识设施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大学标识系统设计》、《深圳大学校园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优课联盟标识形象设计》等。



吴坚旭 副教授

又名吴上炜,号一苇斋主。广东潮阳人,1969年生。1994年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同年始任教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现为基础部主任,副教授,美术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深圳述古堂美术馆顾问,深圳大学大潮阳校友会顾问。

研究方向:中国画、书法、设计基础。

主讲课程: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本科)书画关系研究、中国画精品鉴赏、中国画创作(研究生)

相关成果: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国画家研究专著一部。出版个人画集数本,中国画作品合集数集。在《艺术评论》、《美术》、《中国书画》、《美术观察》等刊物上发表发表中国画作品数十件、论文十来篇,《美术观察》2007年11期和2012年10期 “本期名家”栏目重点介绍。《美术观察》2017年5期 “心路”栏目介绍。2011年1月在深圳举办个展《心手相师——吴上炜中国画展》。2015年6月在深圳举办个展《品园——吴上炜桃源写生品鉴》,2016年1月在深圳举办个《境与性会——吴上炜中国画展》,多次参加全国性中国画大展,作品为大学、美术馆与多家机构收藏。



余晓宝 副教授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英国南安普顿温彻斯特艺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文化创意产业与品牌建设。

主讲课程:品牌设计管理研究、设计策划与管理研究、现代设计史、设计史专题研究、短片项目策划、设计管理、品牌整合设计 。

主要成果:主持民政部中英慈善超市运营模式比较研究(2015MZR015-28);主持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课题动画短片策划与营运模式研究(WYM10101);主持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招标课题民间美术教育资源云构建及应用(ybzz16002);主持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修订工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重大建设项目建设中的美学问题研究(12CZX075)(项目组第一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设施设计理论研究(13CZX088)(项目组第一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氛围设计》(独撰);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字图形构成》(第二);连续三次获广东省艺术教育科研论文奖;连续两次获深圳大学学术创新成果奖;深圳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指导学生策划《苏格文化传播爱.choice平台》获励志创业一等奖。



周月麟 副教授

研究方向:城市品牌规划及设计研究、项目策划、包装设计、城市与建筑设计

职务: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研究生课程:导向系统设计研究、设计产业调查、设计专题研究(1)、设计专题研究(2)、专业实践(1)、专业实践(2)、跨文化研究、学术考察。

本科课程:标志设计、导向系统设计、品牌整合设计、编排设计、印刷工艺、创意空间与展示

设计成果:主持赤水市规划设计、铜仁古城保护规划设计、深圳东部海滩环境设计、深圳龙岗文化中心设计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策划、设计工作。、2002年论文《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发表于《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论文《品牌的价值构造与策划设计》发表于《装饰》、2006年品牌设计作品《龙岗文化中心》获得“中国品牌形象设计奖”、2007年作品入选“首尔-亚洲海报三年展”、2007年《龙岗文化中心形象设计》获第八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平面设计项目银奖、2009年论文《建筑业安全生产教育的模拟展示设计研究》发表于《装饰》、2010年被聘为《中国设计年鉴》编辑委员、2011年作品《贝达安车载空气净化器》获设计之都包装设计展金奖、2012年品牌设计作品《龙岗区水务局》入选《中国设计年鉴》、2013年论文《动态城市设计探索——以赤水规划为例》发表于《装饰》、2015年《品牌整合与创新设计》出版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获得中国之星设计奖暨中国包装设计奖空间类铜奖、标志类优秀奖、2015年《半岛酒店》获第十二届中国之星设计奖(专业组)铜奖等。、在国家级学术刊物《美术研究》、《装饰》、《文艺研究》、《艺术教育》等发表多篇论文和作品。

社会兼职:深圳市政府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深圳市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



陈晓穗 副教授

陈晓穗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系副教授,师从北京服装学院李克瑜教授取得硕士学位。 多年一直坚持服装教学、科研、企业三者结合,凭借对文化的崇尚、设计展示和谐生活的追求,不断探索创新服饰知识的传播。

研究经历:

1、《“宇航杯”职业形象服装设计》,横向科研,项目排名第1位,2007年已结题。

2、《天虹09秋冬服饰文化节》动态秀,横向科研,项目排名第1位,2009年已结题。

3、《深圳雅枫酒店服装设计》,横向科研,项目排名第1位,2008年已结题。

4、《天虹08秋冬服饰文化节》动态秀,横向科研,项目排名第1位,2008年已结题。

5、《服装设计管理学在企业的运用研究》,校级社科项目,项目排名第1位,2007-2010年。

6、《服装设计管理学》教学研究与实践,校级教研项目,项目排名第1位,2008-2010年。

7、《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服装行业及服装教育的创新研究--以深圳服装行业和服装教育为例》,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心理学项目,项目排名第2位,2009-2011年。

8、《孕妇装的时尚化与职业化研究》校级社科项目,项目排名第1位,2000-2002年已结题。

9、《从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状态看专业教学改革之必要性》,校级社科项目,项目排名第2位,2006-2008年已结题。

10、《深圳大学服装本科教学特色研究与实践》,校级教研项目,项目排名第2位,2008-2010年。

获奖项目:

1、2010年3月系列服装设计入选第三届中韩时装艺术国际展,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作品参展和相关报道。

2、2008年10月参与组织、设计深圳大学学位服装,含校长服、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深圳大学采用并推广。

3、2007年12月《艺苑客家》系列服装设计入选并参加 “艺苑客家”大型活动,深圳文化局,深圳大剧院展演和相关报道。

4、2007年5月《艺苑客家》系列服装设计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博会,中国国际文博会,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博会展览。

5、2006年5月《差异-逸》系列服装设计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博会,中国国际文博会,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博会展览。

6、2007年12月“宇航杯”企业形象服装设计大赛,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华北赛区金奖3项银奖3项全国总决赛银奖1项铜奖2项。



汪田霖 副教授

美术学硕士生导师,深圳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市民进画院成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会员、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理事,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库、深圳市装饰行业专家库成员。

研究方向:中国画、室内设计。

本科主讲课程:设计素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

研究生主讲课程:传统山水花鸟画技法研究、采风与创作研究、中国画写生、中国画语音与材料研究、中国画创作研究。

主要成果:在国家权威学术报刊《美术观察》、《文艺研究》、《学术研究》、《装饰》、《现代装饰》、《深圳大学学报》、《深圳特区报》以及《走向前沿》发表多篇论文和作品,并有数篇被《光明日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性画展,指导学生设计作品参加各类比赛获多项大奖。主持多项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侯佳彤 副教授

设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陈设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会长。1994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6月留校任教,1996年调入深圳大学。

1983年我由东北师大附中高中毕业进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业后分配到长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在工作期间自己独立设计幼儿园、学校、厂房、医院、底商住宅等50余个项目,并担当工程主持人、建筑专业负责人。

1991年9月在哈尔滨建筑大学攻读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6月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任教,主讲房屋建筑学和室内设计。1995年4月-1996年6月,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教学楼(26000M2)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10380M2)投标,分别在航空航天部及韩国大陆株式会社中标,并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教学楼的施工图绘制工作。

1996年调入深圳大学设计系,主要讲授过的课程:艺术与生活、别墅设计、室内陈设艺术设计、设计心理学、建筑制图与识图等课程。目前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别墅设计、室内陈设、设计色彩、设计心理学四门课程已构建网络学习网站。曾在《建筑科学》、《文艺研究》、《美术观察》、《装饰》、《深圳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作品。主持《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广东省教改示范课程,主持《艺术与生活》广东省教学质量工程课题及多项校级精品课程。

2013年12月提出正能量空间设计概念。提出正能量设计师应具备正气、正念、正行的“三正”原则,向全社会倡导正能量空间设计理念。正能量空间即是真诚、善良、美好的空间。是由正能量设计师设计,选择正能量的陈设品,将正能量注入设计作品中,给人们营造出积极的、向上的、美好的空间感受。

六年来指导86名学生在全国各类设计大赛中获金奖、银奖、优秀奖、鼓励奖等。

我的人生准则是:用爱心去对待学生,用热心去对待工作。



李丽红 副教授

李丽红,副教授 ,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5年调入深圳大学,现为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持深圳大学人文社科和教学研究项目“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形态构成学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并在《装饰》、《美术观察》、《美术研究》、《文艺研究》等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十数篇;编写“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色彩》教材。其中,论文《“读图时代”的绘画基础》获2007年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学术年会优秀奖。

绘画等作品曾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友人收藏。



战捷 副教授

主讲课程:“设计速写”“设计表现技法”“设计素描”“专题设计”“产品展示设计” 

战捷参展获奖作品:

第二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优秀作品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中国体育美术精品巡回展览(广西四川陕西) 纪念中国共产党70周年作品展览 《银奖》(长春) 

第三届长白山文艺奖《优秀奖》(吉林省人民政府奖) 

吉林艺术学院第三届艺术节展览 《铜奖》(长春) 

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 

深圳美术家作品邀请展《收藏奖》(深圳美术馆) 

深圳美术作品展览《收藏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深圳抽象艺术作品展览《收藏奖》(深圳美术馆) 

第三届深圳画家画深圳(深圳画院美术馆) 

马来西亚风情作品展览《收藏奖》(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美术馆) 

国际艺术家《吉打洲古今风情》展览(马来西亚美术馆) 

第四届深圳画家画深圳(深圳美术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作品展览(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艺- 江南》美术作品邀请展(江南大学美术馆) 

战捷作品论文发表:

 《美术》《艺圃》《美苑》《吉林日报》《吉林画报》《艺术与设计》 《吉林省50年文艺作品选—美术卷》《深圳美术家作品邀请展专集》 《大潮—深圳美术作品选集》《吉林艺术学院教师作品集》《艺术教育报》 《美术观察》《文艺研究》《深圳抽象》《美术与设计》《艺术百家》 《深圳大学教师作品集》《深圳特区报》《当代表现—油画静物》。



秦亚平 副教授

秦亚平   笔名 秦汉,1958年生于安徽,1975年插队农村,1978年考入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1991年先后在深圳大学建筑系、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任教。现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大学“秦砖汉瓦”装饰艺术工作室创始人,深圳市造型艺术设计专家,深圳市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审委专家。

1984年  “水乡”组画入选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7年    《四季花茶》设计荣获全国商业部包装装潢设计一等奖。
《秦汉画集》 (海天出版社出版)

1999年 “奶茶陶器系列”荣获深圳市首届包装装潢设计大赛“深圳之星”大奖

“故乡情组画”作品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

2001年  “环艺展示作品”入选“中国设计年鉴”

2002年   三件环艺作品在《美术观察》发表

2002年  “彩云集市”入选广东省第二届水彩画展

2003年  “心手相连”荣获全国包协设计委优秀奖

2003年  “命脉”荣获中南星奖设计大赛优秀奖

2003年   三幅“环艺作品”入选“广东省设计年鉴”

2004年  “三月歌”入选广东省美展

2004年  “双猴献瑞”荣获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铜奖

2005年  “休闲广场景观”入选“中国设计年鉴”

2008年  公共艺术“色彩的诱惑”荣获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优秀设计奖

2008年  公共艺术“0+1空间中心对话”荣获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优秀设计奖

2008年  荣获“GSSP(金曦奖)国际设计金奖”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8年 “深圳市民广场灯光景观设计”荣获第三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专业组)优秀作品奖

2009年  荣获“GSSP(金曦奖)国际(上海)设计金奖.中国优秀设计精品”特别艺术委员(中国优秀设计精品组委会)

21世纪高等院校美术专业新大纲教材《室内空间艺术设计》著作 (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2年 “东莞文化广场灯光景观设计”荣获(金曦奖)国际设计金奖委员会优秀概念设计奖

2012年  《光环境设计》著作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2005—2013年 多件作品参加一至九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

作品及论文散见于国家级美术、设计类各种刊物等。



车海峰 副教授

      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山东艺术学院硕士毕业,先后研修于国家画院于文江工笔人物工作室,文化部蒋采萍重彩高研班及菲利宾科油画高研班,作品为多所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现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深圳中国画学会理事。



莫艳 副教授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染织服饰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会员。2008年于东华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服饰文化,服装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承担的课题:

1.《全球化背景下的岭南莨纱绸服饰文化资源保护与复现对策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课题

排名:第一参与人

2.《设计学科的内在逻辑与设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要素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课题

排名:第一参与人

3.《清代服饰研究》

课题类别:深圳大学人文社科基金

排名:主持人

4. 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课题类别:深圳大学重点教研项目

排名:第一参与人

5. 服装创意立体造型研究

课题类别: 深圳大学教研项目

排名:第三参与人

参与著作:

1.《近代中国男装实录》,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近代中国童装实录》,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国染织服饰史文献导读》,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研究成果(论文):

1.  《清代旗鞋》,《文博》(核心)ISSN1000-7954,2007年第2期,独著。

2.  《清代门襟闭合系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ISSN1671-0444,2007年第2期,第二作者。

3.  《儿女英雄传中的男子服饰形象》,《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9-9034,2008年第3期,第二作者。

4.  《清代满族妇女服饰美学研究》,《艺术探索》(艺术类核心)ISSN1003-3653,2009年第1期,独著。

5.  《从清代通俗小说看清时期女子服饰颜色的搭配》,《艺术与设计》ISSN1008-2832,2009年第5期,独著。

6.  A Study on the Nail Covers in Qing Dynasty,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ISSN2005-3312、2009年10月,第一作者。

7.  《清代通俗小说中的服饰颜色概说》,《装饰》(核心)ISSN0412-3662,2009年第4期,独著。

8.  《清代通俗小说中的服饰描写——兼论其对服饰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艺术探索》(艺术类核心)ISSN1003-3653,2009年第4期,独著。

9.  《服装流行趋势分析课程教学思考》,《流行色》ISSN1005-555X,2009年第8期,第一作者。

10. 《清代马褂》,《艺术与设计》ISSN1008-2832,2010年第2期,独著。

11. Gambiered Canton Gauze and Related Costumes Fashion in LingNan, China,The 5th Textile Bio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Symposium ,2012年8月,通讯作者。

12. 《清代通俗小说中服饰描写的点校勘误》,《艺术探索》(艺术类核心)ISSN 1003-3653,2013年第6期,独著。

13. 《清代通俗小说中的人物服饰描写格式》,《山东纺织经济》ISSN1673-0968,2014年第1期,独著。

14. 《清代通俗小说中裙子的颜色、图案、形制与演变》,《艺术探索》(艺术类核心)ISSN 1003-3653,2014年第2期,独著。

15. 《清代通俗小说中服饰名称构成的基本形式》,《美术观察》ISSN1006-8899,2015年第2期,独著。



李瑛晖 副教授

199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媒体艺术专业并获得荣誉硕士学位。曾任西安联合大学美术系教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告展览部设计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画设计与插画设计。主持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项目《岭南文化在动漫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圳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原创力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等。在《装饰》、《美术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设计作品十余篇(幅),获2014年广东省第四届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许慧 副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自2003年任教于环境艺术设计系,研究方向为城市环境艺术、城市景观。多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设计竞赛,获得各类奖项40余项,个人荣获中国2015景观桃李奖、第二届深圳大学校长教学奖、深圳首届设计教育贡献奖等各类奖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参与科研和横向课题10多项。



陈振旺 副教授

陈振旺,1976年10月出生,2003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获艺术设计学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并获敦煌学博士学位,2014年12月-2015年4月,日本电通株式会社访问学者。现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包装联合会全国委员,中国设计师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设计文化、敦煌学、文化产业。出版教材2部,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国内外设计大赛奖项40余个,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学青年项目,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科研项目等10余项,主持横向设计项目20余项。



周举 副教授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

《中国版画》杂志编辑、栏目主持

“第五届全国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获得者

“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学院版画展暨学术研讨会”策展人、学术主持

曾六次获得“深圳大学学术创新奖”

研究方向为美术史论与绘画。目前已公开出版编著5部,在《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艺术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论文、教学及科研成果多次获奖,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展览。



王正光 副教授

硕士,副教授,多年从事设计基础、中国画、工艺美术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先后开设平面构成、设计色彩、立体构成、设计素描、传统工艺美术赏析等课程。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省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收藏。先后出版《砚林文风》、《一笑斋篆刻集》、《端砚》、《鲁砚续古集》等专著,录制《走进砚文化》网络系列教学片,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砚研究会顾问、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委员会顾问、山东省鲁砚协会首席顾问、肇庆市端砚协会顾问。



张立川 副教授

现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系硕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后备级人才”;获“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重大成果奖”;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深圳市优秀教师”称号。

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主讲课程:女装设计、时尚产品研究、立体裁剪等。

成果: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获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优秀指导老师奖等重大赛事奖项;指导学生多次入围全国美展。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参与省级、市级科研和横向课题10多项。策划、主持“首届中国著名服装高校优秀作品联展”项目,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深圳大学等全国11所著名高校举办联合时装发布会;主持“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引导员服装设计”项目;主持“诗篇品牌十周年服装发布会设计”项目,60套作品登上2016深圳时装周。



宋红阳 副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于2009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获得景观规划设计方向博士学位。2010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设计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归国后任教于深圳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系。有十余年从事室内和景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完成城市旧产业园区改造、室内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数十项,多项作品获奖。

主持的科研项目:2013年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低收入人群夜间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批准号:13DG38);深圳大学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项目。

科研成果: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Design Principles & Practic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in Society, Journal of Technologies in Society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以及两篇国际会议论文;在《城市发展研究》、《艺术设计研究》等中国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